資江機器廠:大山里騰飛的軍工傳奇記者丨鄭寓亮如今,你作為游客走進益陽安化馬路口鎮山區,本想一訪安化云臺山的美景,卻不經意闖入一處建成于上世紀...
借安源星火,這群人在湖湘熱土鑄起紅魂煤炭是重要的化石能源,被稱為工業的糧食。在貫穿中國近現代史的工業化進程中,煤的身影無處不在。與此相關,有這...
這條紐帶,串起革命老區里散落的“紅色星辰”記者丨李金株 通訊員丨粟翠財如果要以最快的速度縱覽湖南懷化地區,可以先從麻陽苗族自治縣出發。麻陽位于...
湖南交通科研70年,從小小材料室走向大智慧交通記者丨蔡立平 通訊員丨景蕊如果說路面、橋梁、隧道是一條公路的“面子”,那么路基構造、排水結構也許可以...
湖南不產鋼材的歷史翻篇,從制造第一根鋼絲繩開始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(28) 7月下旬的一個雷雨天,記者沿著湘潭大道南下,在綠樹成蔭的華菱湘鋼鋼...
兩處偉人故里“一線牽”!昔日爛尾路如今蛻變“致富路”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(27) 夜色已深,然而建設工地上的喧囂聲卻依舊沒有消退。一輛輛挖掘機來...
劈山截水筑平湖!萬余民眾徒手壘出中國水利工程奇跡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(26) 隨車從永州市雙牌縣城沿瀟水而上,“高峽出平湖”的秀麗景色赫然映入...
省內首家五星級酒店,曾是湖南重要的“對外窗口” 記者丨王振洋通訊員丨左艷萍趙苑池 對于年紀大一點的湖南人而言,無論時光如何流逝、城市如何發展,華...
回眸城陵磯港:從“洋人海關”到“人民港口”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(24) 記者丨鄭寓亮 通訊員丨蔣海兵 一個晴空萬里的午后,站在湖南城陵磯老港碼頭,順...
打破國際壟斷反向出口!看湖南化工人二十年的“背水之戰”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(23)記者丨鄧雅靜 通訊員丨左嗥罡“我與幾位知青從長沙湘雅路搭乘三...
63年前,水府廟人徒手壘出三千公頃的“湘中明珠”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(22)記者丨李金株雖然已經過去了63年,但年逾八旬的盧運秀老人依然記得當年激...
它叫紅一井,五十年前終結了湖南不產鹽的歷史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(21)記者丨蔡立平湖南的第一口鹽井——紅一井,位于常德津市澧縣鹽井鎮。如今,山崗...
為中國民航首批現代化主力飛機“筑巢”,“湘安鐵軍”這樣書寫“湖南速度”|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記者丨鄭寓亮多年以后,回憶起在上海的日子,廖建華總會想...
湖南超700人援建!印在非洲紙幣上的煤礦是這樣建起來的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記者丨鄧雅靜什么樣的建筑能被記錄在一國紙幣之上?各國標準不同,但至...
從工廠“命門”被扼到躋身全國前列,衡鋼這一路如何“破局”?丨百年薪火傳 湘企紅色路 記者丨黃旻 從0到1有多難?對于一家企業而言,這一步幾乎扼住了“命...